【 第一幕墻網(wǎng) 】
中鋁網(wǎng)據(jù)上海證券報11月18日報道:截至17日,2010中國國際礦業(yè)大會已簽約項目62項,合計簽約金額為117億元。其中,調(diào)查評價類7項,勘查類38項,勘查與開發(fā)類17項。 分地區(qū)看,境外52項,涉及金額70億元;境內(nèi)10項,金額47億元。簽約的國家包括中國、澳大利亞、尼日利亞、贊比亞、蒙古等,涉及的礦產(chǎn)包括銅、鐵、金、鋁等。 盡管會上簽約項目很多,但昨日參會的多位專家也表示,我國銅、金等市場仍具備很多消費潛力和缺口。“再生銅占銅消費的比例一般是50-70%,而我國現(xiàn)在是25%,我國的再生銅潛力很可觀。”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副研究員徐曙光說。 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副總裁杜海青在會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,預(yù)計今年我國黃金產(chǎn)量為330噸,消費量為430噸,存在100噸的供需缺口。 杜海青認為,受供需矛盾突出的影響,預(yù)計今后十年間,盡管黃金價格可能有短期波動,但仍將保持高位運行,維持了十年的黃金牛市仍會繼續(xù)。 杜海青還表示,由于黃金屬于硬通貨,他們一直在建議央行提高黃金儲備量,以提高對金融風險的抵御能力。他稱,到目前為止,美國黃金儲備量為8300噸,中國僅為1504噸,儲量相對偏低。 |